關稅大棒揮向全球,對醫療器械行業影響幾何?一起和小編來看一下吧。
01
多家國內醫療器械企業回應
據新華社報道,美國總統4月2日在白宮簽署關于所謂“對等關稅”的行政令,宣布美國對貿易伙伴加征10%的“最低基準關稅”,并對某些貿易伙伴征收更高關稅。
截至目前,國內多家醫療相關企業已正式回應關稅政策影響——
邁瑞醫療:已提前根據意向訂單在美備貨
邁瑞4月3日投資者關系互動平臺上回應稱:在今年初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兩次10%關稅生效前,公司已提前根據意向訂單在美國前瞻備貨,因此今年美國銷售的產品并不受到本輪關稅影響。
為滿足國際化業務運營需求,公司在全球布局了幾十家生產基地,其中包括已獲FDA認證的工廠,可滿足包括美國在內的全球市場需求。
邁瑞醫療表示,自2018年中美貿易戰以來,公司銷往美國的產品便被加征關稅,但這并未影響公司美國市場的拓展。2018年至2023年美國業務的復合增速達到了10%,目前美國銷售收入占總收入比重約6%。
隨著公司高端產品占比持續提升,美國市場的盈利能力自2018年以來也在不斷提升,目前美國業務的毛利率水平已經超過了70%,利潤率也已超過加征關稅前的水平。值得一提的是,超高端超聲Resona A20預計今年可獲批FDA注冊,該產品的ASP平均價格比上一代超聲產品高出一倍。展望未來,占公司海外收入三分之二的發展中國家市場依舊增長引擎。
海爾生物:美國加征關稅對公司業務影響有限
海爾生物4月7日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海外業務廣泛布局于非洲、歐洲、亞太、美洲等區域,其中2024年海爾生物的美國市場收入占公司整體收入比例不足2%,且本次加征關稅前公司已經基于美國當地化體系進行了意向訂單的提前備貨,因此關稅對公司業務的影響有限。
美好醫療:買方自行清關并支付關稅
美好醫療在互動平臺表示,美國關稅政策對公司業務的影響非常有限。公司直接出口美國的產品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很低,2024年前三季度占比僅為2.91%,公司出口業務主要采用FOB交易模式,由買方自行清關并支付關稅。
公司將根據全球競爭環境變化,不斷調整供應鏈的合理布局。此外,近年來公司的國內業務蓬勃發展,已與包括強生在內的多家全球醫療器械百強企業展開中國本地化MAH業務合作,這次關稅博弈,將進一步利好和凸顯美好醫療在承接國際醫療器械產業巨頭供應鏈本土化的優勢地位。
樂心醫療:公司在美業務影響可控
樂心醫療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目前美國關稅政策對公司在美業務影響可控。在美業務主要為數字慢病設備解決方案業務板塊,除了為數字慢病管理企業提供醫療級健康監測設備,還會通過搭建“遠程物流平臺系統”、“遠程設備管理云平臺”為客戶提供數據管理服務及物流管理服務。全鏈條的服務加深了公司與客戶之間的粘性;該部分客戶已與公司合作多年,已建立長期信任基礎。
除了美國市場以外,公司業務還遍布歐洲、中東非等市場,目前覆蓋將近90個國家,多元化的業務范圍和客戶結構有助于公司抵御國際因素帶來的風險。
除既有業務,公司也在積極大力開展創新業務。公司在國內已經布局OTC助聽器、智能心電衣;公司的心血管病垂直領域大模型、其他創新性醫療級可穿戴產品等也在積極籌備中,將盡快推出上市。
公司第二增長曲線雛形已現。美國關稅政策輻射全球,并非單一針對,公司將密切關注相關事宜,根據實際情況積極應對,如采取本地化生產、供應鏈多元化等有效措施,降低風險。
02
商務部:一如即往為在華外資提供保障
對美多項反制措施公布
4月6日,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凌激主持召開美資企業圓桌會,GE醫療、美敦力等20余家美資企業代表參會。
會上提到,關稅問題的根子在美國,希望美資企業追根溯源、澄清因果,發出理性聲音,采取務實行動,共同維護全球產供鏈穩定,促進合作共贏。
商務部將一如既往為包括美資企業在內的在華外資企業提供保障,依法保護外資企業合法權益,積極推動解決外資企業問題訴求。
彭博社分析稱,美國加征關稅導致全球供應鏈成本上升40%,跨國公司被迫重構生產網絡。
同時,4月4日,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商務部、海關總署接連發布多項對美反制措施,包括自4月10日12時01分起,對原產于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加征34%關稅,在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下起訴美方相關做法,將多家美國實體或企業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或不可靠實體清單,對中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等。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商務部可以自行或者會同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對貨物進出口、技術進出口、國際服務貿易對國內產業及其競爭力的影響發起調查。
商務部于2025年3月7日收到昆山醫源醫療設備有限公司(以下稱申請人)正式提交的申請書,申請人請求對進口醫用CT機用X射線管及管芯(以下稱醫用CT球管)對中國國內產業及其競爭力的影響發起調查。商務部依據對外貿易法有關規定,對申請調查所涉及的產品及其進口情況,進口對國內產業競爭力的影響及相關證據材料進行了審查。
經審查,商務部認為申請人的申請符合相關法律規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商務部決定自2025年4月4日起對進口醫用CT球管進行產業競爭力調查。
關稅大戰背后,壓力與機遇并存,醫療器械領域新一輪全球級市場競賽拉開序幕。
來源:賽柏藍器械